沈振国

沈振国,男,浙江省慈溪市人,毕业于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获博士学位,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植物生理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编委。

沈振国教授长期从事植物营养和抗性生理、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与机理等方向的研究。1987年7月,沈振国开始在南京农业大学工作。1990年,沈振国发表了文章《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和分配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997年,沈振国在《植物生理学通讯》发表了文章《利用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净化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2003年,沈振国与陈梅、陈亚华等人撰写的文章《外源有机酸对小麦幼苗铝毒的缓解作用》对外发表。2010年3月20日,沈振国前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考察调研。2011年4月21日,沈振国到访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就“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专题进行交流。同年,沈振国的科技成果《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及其机理研究》对外公布。2016年10月26日,沈振国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植物萃取技术、产品与装备研发”(2016YFD800800)项目实施启动会议。2020年11月14日,沈振国应邀到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做了题为《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机制和污染修复》的学术报告。2023年5月5日,沈振国前往淮安中学作了题为《农业大学的使命: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的科普讲座。2025年8月29日,沈振国的专利《一株交枝顶孢霉NtSi1及其在制备根腐病防治菌剂中的应用》对外公开。

沈振国的科研成果“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诱导植物修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2001年,沈振国获得了江苏省第七届青年科技奖。2002年,沈振国获得了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农学会第八届“青年科技奖”。沈振国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他在水稻重金属耐性机制研究方面,分离鉴定到多个金属结合蛋白并阐述了其生理功能;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方面,提出了新的技术途径。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被SCI论文引用8000多次,H指数45。

人物经历

1987年7月,沈振国开始在南京农业大学工作。1990年,沈振国发表了文章《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和分配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993年,沈振国与徐汉卿、黄清渊合作撰写的文章《硼对油菜雄蕊、雌蕊发育影响的解剖学研究》对外发表。1997年,沈振国在《植物生理学通讯》发表了文章《利用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净化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该文章讲述了各种化学物质在人类活动中的广泛使用,重金属污染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同年9月至2000年10月,沈振国在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攻读土壤学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2001年,沈振国获得了江苏省第七届青年科技奖。

2002年,沈振国获得了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农学会第八届“青年科技奖”。2003年,沈振国与陈梅、陈亚华等人撰写的文章《外源有机酸对小麦幼苗铝毒的缓解作用》对外发表。2006年,沈振国发表了文章《可降解螯合剂EDDS诱导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该文章讲述了用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螯合剂EDDS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苏丹草玉蜀黍属、大豆、茼蒿、青菜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影响。随后,沈振国于2008年发表了文章《试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2010年3月20日,沈振国前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考察调研。2011年4月21日,沈振国到访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就“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专题进行交流。同年,沈振国的科技成果《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及其机理研究》对外公布。

2012年,沈振国在《中国农学通报》发表了文章《海州香薷根系对铜胁迫的抗氧化响应》。2014年,沈振国发表了文章《人工海水胁迫下小麦种质资源的耐盐性筛选与鉴定》。2016年10月26日,沈振国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植物萃取技术、产品与装备研发”(2016YFD800800)项目实施启动会议。2017年9月1日,沈振国参加了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2018年7月10日,沈振国的专利《一种促进超积累植物生长及强化萃取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试剂及修复方法》对外公开,该专利涉及一种促进超积累植物生长及强化萃取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试剂及修复方法。2020年11月14日,沈振国应邀到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做了题为《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机制和污染修复》的学术报告。

2022年2月24日,沈振国团队和蒋建东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Microbiom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ong-term effect of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in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modification of 脱氧核糖核酸 methylation induced by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mediates promotion proce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多维组学研究植物、土壤微生物组、植物促生菌之间的复杂互作关系,发现了植物生长促进细菌(PGPB)通过调控植物根部DNA甲基化而长效促进植物生长的新机制,首次提出PGPB-植物-微生物组互作的二阶段模型,为基于PGPB操控根际微生物组提供新的思路。6月17日,沈振国赴江苏省清江中学开展共建活动。2023年5月5日,沈振国前往淮安中学作了题为《农业大学的使命: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的科普讲座。2025年8月29日,沈振国的专利《一株交枝顶孢霉NtSi1及其在制备根腐病防治菌剂中的应用》对外公开。

研究方向

沈振国教授长期从事植物营养和抗性生理、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与机理等方向的研究。

主要作品

期刊论文

专利

会议论文

科技成果

科技报告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沈振国主持完成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他在水稻重金属耐性机制研究方面,分离鉴定到多个金属结合蛋白并阐述了其生理功能;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修复研究方面,提出了新的技术途径。

科研项目

学术成就

沈振国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被SCI论文引用8000多次,H指数45。

人才培养

沈振国从事植物生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主编《细胞生物学》教材。

荣誉奖项

截至2022年10月9日

沈振国.南京农业大学人事人才网.2025-10-23

沈振国/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5-10-23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和分配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万方数据.2025-10-23

利用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净化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万方数据.2025-10-23

外源有机酸对小麦幼苗铝毒的缓解作用.万方数据.2025-10-23

南京农大生命科学院沈振国院长一行来我所考察调研.上海市农业科学院.2025-10-23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书记一行到访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5-10-23

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及其机理研究.万方数据.2025-10-2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植物萃取技术、产品与装备研发”(2016YFD800800) 项目实施启动会议在杭顺利召开.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5-10-23

湿地讲堂——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振国、夏妍教授应邀到湿地学院做学术报告.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2025-10-23

南京农业大学专家讲学团来淮安中学讲学.百家号.2025-10-23

一株交枝顶孢霉NtSi1及其在制备根腐病防治菌剂中的应用.万方数据.2025-10-23

硼对油菜雄蕊、雌蕊发育影响的解剖学研究.万方数据.2025-10-23

可降解螯合剂EDDS诱导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万方数据.2025-10-23

试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万方数据.2025-10-23

海州香薷根系对铜胁迫的抗氧化响应.万方数据.2025-10-23

人工海水胁迫下小麦种质资源的耐盐性筛选与鉴定.万方数据.2025-10-23

铜胁迫下不同氮素形态对水稻幼苗生长和铜积累的影响.万方数据.2025-10-23

一种促进超积累植物生长及强化萃取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试剂及修复方法.万方数据.2025-10-23

前沿 | 生科院沈振国团队和蒋建东团队合作在植物生长促进细菌-植物-微生物组互作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南京农业大学.2025-10-23

生命科学学院赴江苏省清江中学开展共建活动.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招生网.2025-10-23

沈振国.万方数据.2025-10-23

辅助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菌剂效应与研发.万方数据.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