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娘,中药名,别名:多年、山稔子、山菍、多莲、瓢因干、稔果等,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 Hassk.的根、叶、花和果实。桃金娘根、叶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花夏季采,阴干备用;果实秋季采收,蒸熟晒干备用。桃金娘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湖南省,也分布于中南半岛、菲律宾、日本、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桃金娘果可食,根、叶、花和果皆可入药。其果实味甘、涩,性平。归肝、脾、肺经。具有养血止血、涩肠固精的功效。主治血虚体弱,吐血,鼻出血,劳伤咳血,便血,带下病,痢疾,烫伤,外伤出血。可内服:煎汤,6~15g;鲜品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大便秘结者禁服。
来源
药物来源
主要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根、叶、花和果实。
药用部位及加工
根、叶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花夏季采,阴干备用;果实秋季采收,蒸熟晒干备用。
炮制方法
1.生品:采取成熟的果实,晒干。
3.炒炭:取生品置于锅内武火炒黑如炭,研细末贮用。
1.生品: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2.炒焦:取出稔根置锅中,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
3.酒炙:取出稔根片置锅中炒黄,取出用酒浸泡几分钟,然后再置锅中炒干。用于治疗血崩症:岗稳根100克,地棯根100克,野艾蒿50克,炒至焦黄,水煎服。
4.烧灰:取山稔根置火中烧成灰,研细末。治烫火伤:山稔根灰,用小磨香油调敷患处。
药材性状
桃金娘果实呈长圆球形,一端稍尖,直径约1cm,表面土黄色或暗绿褐色,质较硬,顶端有宿存萼片5枚及花柱残迹。内有多个种子,黄白色,扁平。味淡、微甜,气微香。以个大、干燥者为佳。
桃金娘饮片为不规则片块或短段;表面黑褐色或红棕色,有粗糙纵皱纹,外皮常脱落;质硬而致密,不易折断;断面淡棕色,中部颜色较深,老根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涩。
功能药性
性味归经
桃金娘归肝、脾、肺经。根味辛、甘,性平;叶味甘,性平;花味甘、涩,性平;果实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
桃金娘具有理气止痛、利湿止泻、益肾养血的功效。主治脘腹疼痛,消化不良,呕吐泻痢,崩漏,劳伤出血,跌打伤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肾虚腰痛,膝软,白浊,烧烫伤。
桃金娘具有利湿止泻、生肌止血的功效。主治腹泻,痢疾,关节痛,胃痛,乳房炎,疮肿,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桃金娘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主治咳血,咯血,鼻出血。
桃金娘具有养血止血、涩肠固精的功效。主治血虚体弱,吐血,鼻出血,劳伤咳血,便血,带下病,痢疾,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应用
临床应用
1.治血崩:①桃金娘树叶90g,切碎,用瓦罇加酒炒焦后,以水2碗煎至1碗,服之即止。(《岭南草药志》)②桃金娘根15g,山柑根、大枣各30g。瘦猪肉适量煎服。
2.治血虚:熟桃金娘果1000g,焙干,蒸晒3次,用好酒1000ml,浸1周后服用,每日3次,每次30g。
3.治妇女血崩症(包括异常子宫出血、子宫黏膜下肌瘤及盆腔炎症引起的月经过多):取桃金娘根、地棯根各60g,五月野艾蒿15~30g,炒至焦黄,加入清水3碗、白醋半碗(十二指肠溃疡者不放白醋),煎取2碗,分1~2次温服。治疗118例,起到止血效果者95例,占80%。
4.治苯中毒:取桃金娘根、女贞、旱莲草各等量,研粉,炼蜜为丸(每丸重6~10g),日服3次,每次1~2丸,10天为1疗程,服至血象正常停药。共治9例,痊愈、显效、好转各3例。有的服药21天后症状消失。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副作用。
5.治急慢性肝炎:复方岗稔片(由桃金娘根干浸膏153.33g,虎杖总蒽醌15.56g组成)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
6.治哮喘:桃金娘(鲜品)1000g,屋檐下捡瓦片7片洗净放入铁锅,洪洞醪糟250ml分成7份,依次将酒倒人锅中和药一起炒,炒干后加水1000ml煎为750ml,去渣取汤炖羊肉500g,加适量米酒,分2晚服完。
7.慢性喉炎:润喉汤联合标准桃金娘油治疗慢性喉炎30例,总有效率86.67%;单用标准桃金娘油治疗慢性喉炎30例,总有效率60.0%。
8.分泌性中耳炎: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吉诺通)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37例,总有效率88.10%。
附方
1. 治胃气痛:鲜山稔根60g,羊肉150g,黄酒炒,冲入适量清水煎服。
2. 治小儿消化不良:岗稔根、南天竹根各3~6g,水煎服,每日1剂。
4. 治结肠炎:岗稔根60g,上丁桂、益母草草各30g,水煎服。
5. 治慢性痢疾、急慢性肝炎:岗稔根30~60g,水煎服。
6. 治肝、胆、胃部神经痛:岗稔根、六月雪、炙栀子、金钱薄荷各20g,香茅属、野桐根各16g,水煎服。
7. 治黄疸:山稔根30~60g,生鸡1只去毛、屎,切碎,与岗稔根同置锅中炒后,加水适量煎服。
8. 治疟母:鲜岗稔根60g,红糖60g,或加乌药15g,水煎服,早晚分服,连服3~5d。
9. 治瘢瘕及腹痛初起:岗稔根45g,黄酒、清水各半煎服,久病者加羊肉250g,煎服。
10. 治血崩:岗稔根(干)30g,煲猪肉服。
11. 治劳伤出血、糖尿病:岗稔根30~60g,同猪瘦肉炖服。
12. 治跌打损伤:岗稔根、百日青、金钱豹、青山龙各40g,半酒水炖赤肉服。
13. 治关节风湿病、久伤痛:干山稔根60g,水煎,酒冲服。
14. 治血虚:岗稔根15g,山油柑根30g,大枣30g,猪瘦肉煎服。
15. 治肾虚腰痛、肾炎:岗稔根60g,爵床30g,猪腰子2个,酌加酒、水炖,分2次服。
16. 治白浊:岗稔根、牛乳埔各60g,加水,酒少许,炖猪肉,猪小肠服。
17. 治腰肌劳损、气虚浮肿:干岗稔根15~30g,水煎服。
18. 治疝气:鲜岗稔根30g,公鸡1只(约0.5kg),老酒250ml,酌加开水,炖2h,分2~3次服。
19. 治疮疡:山稔根60g,槐米18g与肥肠同煮,煮熟后去药渣,服其汤和猪大肠,连服数次。
20. 治烫火伤:岗稔根烧炭研细末,用牛油调涂患处。
21. 治异常子宫出血:岗稔根、地棯根各60g,五月艾叶15~30g,混合炒至焦黄,加清水600ml,白醋100ml(溃疡患者不加醋),浓煎至200ml,分2次服。
22. 治血瘀头痛:岗稔根配香果、金不换、入地龙等,水煎服。
风险禁忌
大便秘结者禁服。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研究
桃金娘叶中含量最大的芳香油类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70.07%,含量较大的活性成分有3-甲基a-β-蒎烯、反-石竹烯、香橙烯、杜松烯等。根中含挥发油类成分如23-0-顺丁烯二酸二丁酯对-胡卢巴酰基2c,3-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23-0-反式,反式-己二烯二酸对-香豆酰基-2a,3-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3β-0-反式-阿魏属酰基-2a,23-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3β-0-反式-对-香豆酰基-2a,23-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3β-0-顺式-对-香豆酰基-2a,23-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山楂酸、阿江揽仁酸、2a,3β-dihydroxytaraxer-20-en –28 – oic acid。
桃金娘叶中含黄酮,如杨梅黄酮3-0-α-L-鼠李糖苷、杨梅素-3-0-a-L-呋喃阿拉伯苷、杨梅素-3-0-β-D-烷基糖苷、四角风草子素;可水解单宁类化合物如pedunculagin、casuarin、tomentosin、castalagin;多糖类化合物如半乳糖醛酸、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其中半乳糖醛酸和阿拉伯糖含量较高;醌类化合物如1,4,7-三羟基2-甲氧基6-甲基蒽-9,10-二酮、2-(1',3',5'-三羟基-7-甲基蒽-9,10-二酮)-1',3',5'-三羟基-7-甲基蒽-9,10-二酮;花青素类化合物如矢车菊3-0-烷基糖苷、芍药素-3-0-葡萄糖苷、锦葵素-3-0-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0-葡萄糖苷、飞燕-3-0-葡萄糖苷和花葵素-3-葡萄糖苷;酚类化合物如rhodomyrtosones A/B/C/D、rhodomyrtone、3,3,4-三甲氧基鞣花酸、α-生育酚。
药理作用
桃金娘根主要含酚类、黄酮、单宁等,叶与茎均含有鞣质,果实主要含有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其主要药理作用如下:
抑菌作用
体外试验证明,桃金娘根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止血作用
桃金娘体外有提高血小板数,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收缩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桃金娘果对上消化道出血和崩漏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补益作用
桃金娘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数量,提高机体对耐氧、寒冷、疲劳等抵抗能力。
提高黏液清除率
桃金娘油提高黏液清除率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刺激黏膜层中的globlet细胞和分泌腺,另一方面是调节分泌作用。
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
桃金娘油及其有效成分1,8-桉叶素能干预豚鼠类和小鼠体内炎症和变态反应关键介质的含量,进而减缓炎症过程。
相关论述
三国·孙吴太守沈莹的《临海异物志》,载曰: “多南子,如指大,其色紫,味甘,与梅果相似。出晋安”。唐刘恂《岭表录异》:“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其子外紫内赤,无核,食之甜软,甚暖腹,兼益肌肉。”宋苏轼《海漆录》卷五云:“吾谪居海南省,以五月出陆至藤州,自藤至儋,野花夹道,如弄岗报春苣苔而小,红鲜可爱,朴薮丛生,土人云:‘倒捻子花也。’至儋则已结子如马乳,烂紫可食,殊甘美,中有细核,并嚼之,瑟瑟有声。”《本草纲目拾遗》转引《粤语》,曰:“以其得乙木之液,凝而为血,可补人之血,与漆同功,功逾青黏,故名。以其为用甚众,食治皆需,故名都念”。
基原信息
形态特性
桃金娘为多年生灌木,高1~2m或较矮小症。嫩枝有灰白色柔毛。叶对生,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1~4cm;叶背面有灰色茸毛,正面初时有毛,以后变无毛,发亮,先端圆或钝,叶尖常微凹入,有时稍尖,基部阔楔形;离基三出脉,直达先端且相结合,边脉离边缘3~4mm,中脉有侧脉4~6对,网脉明显;叶柄长4~7mm。花有长梗,常单生,先紫红色后粉白色,直径2~4cm;萼裂片5,宿存;基部常有2枚卵形小苞片;花瓣5,雄蕊红色;子房下位,3室,花柱基部被绒毛。浆果卵状壶形,长1.5~2cm,宽1~1.5cm,熟时紫黑色。种子每室2列。花期4—5月。
分布范围
桃金娘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湖南省,并分布于中南半岛、菲律宾、日本、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栖息环境
桃金娘常生长于低海拔的丘陵、山地或山坡灌木丛。
习性
桃金娘喜光,耐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贫瘠、含盐量高、干旱的土壤中也生长良好。
繁殖
该植物主要繁殖方式为扦插。选择树冠外围中上部1年生或半年生木质化、健壮、发育良好的无病害枝条,阴天或晴天早晨剪取枝条,将穗条剪成15~20厘米,下端剪口宜在节下2毫米处斜剪,用50mg/L的1-萘乙酸溶液浸泡10h,或ABT6号50mg/L的溶液浸泡1小时后进行扦插。宜选择春、秋季节扦插,每株行距3厘米×5厘米,插穗深度以插穗1/3为宜,插后压实土壤,浇足定根水。
定植穴按照40cm×40cm×30cm进行种植定植,定植时施基肥,一般施用堆肥或腐熟肥;注意雨季应排水防涝,开花期干旱季应注意灌水。秋末剪去晚秋梢、过密枝及弱小枝条和枯枝。定植后第二年春季打顶促进基部分枝,及时除草培土,春季幼苗萌发前进行第一次培土,待枝条长出四五片叶时,结合除草进行第二次培土。
(1)幼苗管理
苗期做好水肥管理、除草、间苗和防水防涝。待种子子叶长出后,应适当遮阴;待长出3~4片真叶后,喷施20%~30%尿素水溶液,促进幼苗拔高;后期改施40%复合肥,促进幼苗复壮。7-9月份注意人工除草,及时去除花芽和弱小枝条。
(2)成年植株管理
每年4月施专用长效肥料;5月花芽分化期在叶面喷施0.10%硼酸和0.15%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每次间隔6天,促进花芽分化;待果实发育至横径达0.8cm以上,喷施0.15%硼酸和0.30%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每次间隔8天,促进果实发育和糖分积累。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晚秋后适当减少灌溉,注意排水防涝;注意及时修剪过密枝、衰老枝、细弱和带有病虫害的枝条。
桃金娘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对病虫害的抗性极高,在栽培的过程中基本不会遇到严重的病虫害。可能面临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科、果蝇等,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果腐病、煤烟病和锈病等。
蚜虫、蓟马等可以使用10%吡虫啉5000倍液,或40%速扑杀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果蝇可以用10%氯氰菊酯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施防治。针对炭疽病、果腐病和煤烟病等主要病害,可施用75%百菌清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来进行防治。针对锈病,应当通过喷施多菌灵800倍液,或50%代森胺100倍液以达到防治的效果。
桃金娘.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10-20
Rhodomyrtus tomentosa.植物智.2023-11-30
Rhodomyrtus.植物智.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