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继先

云继先(1907年8月-1936年9月13日),蒙古族,出生于土默特右旗水涧沟门乡后湾村,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领导者、烈士。

云继先8岁丧母,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云继先的父亲云亨内蒙古地区辛亥革命运动的元老,辛亥革命后,云亨回到家乡办学教书,云继先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就胸怀大志。1919年,云继先考入土默特高等小学校。1923年5月,他参加了绥远学联组织的纪念“五四”运动、“五七”国耻日和打砸盛记洋行的反帝爱国活动。1923年,他入北平蒙藏学校学习,受李大钊、邓中夏影响,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云继先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1930年,云继先进入国民党南京军政二校蒙藏高级教育班学习。1931年,云继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三师26团副团长、团长。1934年4月,德王在百灵庙成立了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云继先担任蒙政会保安处二科科长,负责干部学生队的训练。1935年,日本人为了入侵内蒙古自治区,极力拉拢德王,德王也准备投靠日本人,引起云继先等人的极大不满。1936年1月,云继先和保安处三科科长朱实夫来到归绥,向乌兰夫汇报了情况,开始策划武装暴动。2月22日下午,暴动部队在岔岔村休整时,被中国国民党孙兰峰421团缴械。按照傅作义的安排,暴动部队改编为“萨拉齐防共大队”和“归绥防共大队”。后来,部队又改编为“蒙旗保安总队”,云继先担任总队长。百灵庙暴动以后,德王对云继先等人恨之入骨,派人潜入部队进行策反。同时,傅作义也对这支暴动队伍怀有戒心,严加防范,处处刁难。1936年9月13日,德王的亲信章文锦策动哗变,杀害了年仅29岁的云继先。

2018年4月28日,云继先正式被国家民政部评定为烈士。

人物生平

云继先系土默特蒙古族,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于土默特右旗水涧沟门乡后湾村。其父云亨内蒙古自治区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

云继先8岁丧母,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就胸怀大志。1919年,云继先考入土默特高等小学校。1923年5月,他参加了绥远学联组织的纪念“五四”运动、“五七”国耻日和打砸盛记洋行的反帝爱国活动。

1923年秋天,云继先等39名蒙古族学生考进北京蒙藏学校。他们因不满北洋政府和校方的种种限制,连续发动学潮,赶走反动校长,引起当时北京各个政党组织的注意。李大钊看到这些蒙古族学生是蒙古民族的优秀代表,应该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于是,他和邓中夏赵世炎经常来到蒙藏学校,对这些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从1924年开始,云继先等人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北京蒙藏学校的革命活动引起北洋军阀政府的注意,为瓦解革命力量,蒙藏院取消了学生的官费资助,企图迫使学生退学回家。中共北方区委为保护这批蒙古族革命力量,将他们送往苏联、蒙古、广州黄埔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深造。云继先、朱实夫勇夫等几十名蒙汉族学生被送往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

1926年,云继先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当时,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荣耀先也在第六军。1927年,云继先和荣耀先一起转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荣耀先担任第三师第七团团长,云继先是第七团的一个营长。7月,第二次北伐战争开始。1927年4月,北伐军从徐州市出发向济南市挺进,在徐州茅村战斗中,荣耀先壮烈牺牲,年仅31岁。第二年,云继先按照上级指示,将荣耀先的遗骨送回绥远省,安葬在荣耀先的家乡土默特旗察素齐镇西园村。

1930年,云继先进入国民党南京军政二校蒙藏高级教育班学习。1931年,云继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三师26团副团长、团长。1932年,锡林郭勒盟副盟长苏尼特右旗王爷、徳穆楚克栋鲁普亲王亲王(德王)和一些蒙古族王公贵族发起了“内蒙古自治区高度自治运动”,邀请云继先担任学生队教官,训练一支蒙古族武装。云继先从南京回来后,征求乌兰夫的意见,乌兰夫认为云继先到学生队当教官是好事,既可以掌握德王自治活动的情况,又可以利用合法身份向学生队宣传抗日思想。

1934年4月,德王在百灵庙成立了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云继先担任蒙政会保安处二科科长,负责干部学生队的训练。

1935年,日本人为了入侵内蒙古,极力拉拢德王,德王也准备投靠日本人,引起云继先等人的极大不满。云继先多次劝说德王不能和日本人来往,但是德王一意孤行。12月,德王参观了伪满洲国并会见了溥仪,回到苏尼特右旗王府,成立了所谓的“蒙古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还专门设立了日本顾问部,继而又组建“蒙古军政府”,公开叛国投敌。百灵庙保安队的官兵听说以后,群情激奋,人心思变。

1936年1月,云继先和保安处三科科长朱实夫来到归绥,向乌兰夫汇报了情况,开始策划武装暴动。为了得到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的支持,云继先和绥远省政府秘书长曾厚载、国民党35军旅长金中和一起研究了暴动方式和行动日期。云继先回到百灵庙后,秘密动员保安队官兵参与暴动。按照计划,将在2月22日晚11点半开始行动。可是21日上午,保安队教官云蔚发现德王亲信已经起了疑心,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云继先等人决定提前一天暴动。深夜,云继先、朱实夫、云蔚等人率领保安队1000多名官兵及文职人员举行了武装暴动。六路人马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向武川镇进发。22日下午,暴动部队在岔岔村休整时,被中国国民党孙兰峰421团缴械。按照傅作义的安排,暴动部队改编为“萨拉齐防共大队”和“归绥防共大队”。后来,部队又改编为“蒙旗保安总队”,云继先担任总队长。

百灵庙暴动以后,德王对云继先等人恨之入骨,派人潜入部队进行策反。同时,傅作义也对这支暴动队伍怀有戒心,严加防范,处处刁难。1936年9月13日,德王的亲信章文锦策动哗变,杀害了年仅29岁的云继先。

人物关系

人物轶事

1935年,日本人为了入侵内蒙古自治区,极力拉拢德王,德王也准备投靠日本人,引起云继先等人的极大不满。云继先多次劝说德王不能和日本人来往,但是德王一意孤行。12月,德王参观了伪满洲国并会见了溥仪,回到苏尼特右旗王府,成立了所谓的“蒙古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还专门设立了日本顾问部,继而又组建“蒙古军政府”,公开叛国投敌。百灵庙保安队的官兵听说以后,群情激奋,人心思变。

1936年元月下旬,云继先回土默特旗过春节,专程去向乌兰夫报告情况,商量问题。乌兰夫给他指出:“德王投靠日本,是民族的败类,祖国的叛徒。一旦德王公然在日本的操纵下搞起独立运动来,我们暴动的时机就成熟了。暴动一搞成,就能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暴动后,能占住百灵庙就在那里扎下来,不能占住百灵庙就从那里拉出去。”对乌兰夫的意见,云继先表示赞同。

1936年2月18日,云继先等回到百灵庙。这时德王已成立了所谓“蒙古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设日本顾问部,而且改元易帜,其叛国降日的心迹已化为行动。蒙旗保安队中的爱国官兵愤愤不平,人心思变。云继先见事态发展到严重关头,暴动已在燃眉之际,立即与朱实夫、云蔚等商量,确定了暴动的时间及有关事宜。2月21日太阳落山时,暴动人员按计划分头行动。云继先、朱实夫身着便衣去了南卡,不顾哨兵的极力阻拦,强行闯进新兵连队长云麟的住宅。云麟见来头不妙,急忙去取枪,被同屋的司务长伊力盖抢先抢到手中,并与云继先、朱实夫站到一起。云继先、朱实夫对云麟说:“我们要脱离德王。德王追随日本人,和日本人勾结。我们不跟他干这个,你听我们的。”随之,云继先控制了新兵连,派遣各分队长带领新兵向军械库赶去。与此同时,云蔚说服了巴征玉中队,袭击了稽查处,击毙了顽固不化的李凤诚,然后合兵一处,用计智取了军械库,夺得大量枪支弹药。当夜凌晨两点多,全体暴动官兵和文职人员在南卡会合,大家胡乱填饱肚子。云继先和暴动骨干商量,临时把部队编成一个大队、四个中队、一个特务队;组织文职人员先行出发,一中队担任后卫。翌日清晨四点多,云继先带着暴动队伍离开百灵庙,浩浩荡荡地向东南方向进发。当暴动队伍行进到武川镇岔岔村六公里处时,德王的百余袍子队骑马追击而来。担任后卫的官兵争先恐后地投入战斗,边打边走,约半小时后,追击的人马被迫返回。云继先命令部队在白音陶勒亥村驻了下来。当夜,云继先让文职人员和部分体力差的官兵,乘坐傅作义派来的汽车先走,并打电报通知保安队驻乌拉特中旗的陈应权带人到武川县会师。会合后,暴动队伍达一千一百人。23日,当暴动队伍行进到当浪忽洞村时,傅作义密令孙兰峰的第三十五军四二一团将暴动队伍包围。25日,在傅作义的策划下,由什王乘钧和苏鲁岱起草、曾厚载改稿,以云继先的名义向国民党中央发出通电。与此同时,傅作义又派温永栋带六辆汽车来到暴动队伍驻地,以欺骗和逼迫手段收缴了暴动队伍的武器。当时云继先虽已清楚“出了虎口,又入狼窝”,陷入了傅作义的圈套,但考虑到在傅作义辖区行动,一旦发生冲突,将腹背受敌,于是屈从了裁决,决定到前川再相机行事。

暴动队伍到了台阁牧,云继先和朱实夫进行了重新编队,将暴动队伍编为一个总队、两个大队、两个特务队。云继先任总队长,朱实夫任副总队长。为了应付日本特务机关,暴动队伍接受了傅作义临时给予的“归绥防共大队”和“萨拉齐防共大队”的称号。云继先带“萨拉齐防共大队”驻水洞沟门、板申气一带。

国民党绥远省当局对这支暴动队伍严加防范,并用少发乃至停发军饷、军衣的手段卡他们,以求达到使这支队伍自动离散的目的。德王对这支暴动队伍更是恨之入骨,不仅通令缉拿云继先、朱实夫等人,而且派员潜入暴动队伍进行策反。

1936年六月,“萨拉齐防共大队”驻板申气一个分队的一百来人哗变东窜。云继先立即率部由水洞沟门赶去阻击,结果击毙二人,跑掉十来人,其余都被拦截回来。

1936年九月上旬的一天,绥远省参议赵锦标给暴动队伍训话,无端指责他们“不安分、不老实”,进行露骨的威胁,激起了广大官兵的愤慨。这时,混在暴动队伍中的德王爪牙章文锦等人乘机策动哗变,于13日凌晨两点多钟,从毕克齐先行动手:首先绑架了云继先的警卫员韩五,接着以“喝兵血”为由囚禁了云继先和朱实夫,在夜色未尽时枪杀了云继先。暴动部队陷入一片混乱,乌兰夫得知消息后,赶到部队稳定官兵情绪,并协助傅作义重建蒙旗保安总队,他也参加到部队里,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地下党组织。9月14日,傅作义派一个团的兵力,乘铁甲车、骑马追击哗变队伍,击毙百人,打散一部分。不久,中共西蒙工委联合当地爱国人士,以百灵庙暴动涌现出来的进步青年为骨干,重新成立绥远省蒙旗保安总队。又几经改编,逐步壮大,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这支暴动队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7年秋,德王又派杀害过云继先的特务章文锦等带着德王写给朱实夫的策反信,潜入保安总队所在地固阳,企图对保安总队二次策反,被云蔚发现,并机智的抓捕。处决章文锦即惩治了蒙奸,又给云继先报了仇,大涨了抗日队伍广大官兵的士气。抗战开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国民党绥远省政府将蒙旗保安总队改编为“蒙旗混成旅”,白海风担任旅长,乌兰夫担任政治部代理主任和中共地下党委书记,干部和骨干基本都是共产党员。1938年5月,蒙旗独立旅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三师(简称“新三师”),成为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蒙古族抗日武装,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三师官兵一直没有忘记领导他们举行百灵庙暴动的云继先。

百灵庙暴动不仅打响了蒙古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也是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共御外侮的序曲。国民政府中央日报》以“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科长云继先等,率众脱离百灵庙”为题,做了专门报道,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百灵庙暴动的主要领导者、蒙古族抗日英雄云继先,以其热血男儿的铮铮铁骨和大智大勇,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

获得荣誉

2018年4月28日,云继先正式被国家民政部评定为烈士。

云继先:策划领导百灵庙暴动.正北方网.2025-10-20

云继先.云继先.2025-10-20

乌兰夫故居.乌兰夫故居.2025-10-20

从百灵庙暴动到新编第三师——党领导的“最大的蒙古族抗日武装”.抗日战争纪念网.2025-10-20